-
黎明前黑夜中苦練內功 有點悖論的是,危機往往也是企業能力發展的良機,因為危機恰恰是迫使企業提高學習強度的動力。無論怎樣,度過危機最終要靠自己的能力成長。200…
-
自主技術能力怎樣獲得 京東方建設5 代線的過程清楚地說明了“技術轉移”的實質:需要“轉移”的不是硬件系統或一條生產線,真正寶貴的是以工業經驗為基礎的知識和技能…
-
獲取技術能力的學習平臺 京東方收購HYDIS( 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獲得了進入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寶貴技術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京東方在一夜之間就獲得了技術…
-
獨辟蹊徑并購韓國企業 現代集團是韓國大型企業集團之一。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現代集團因為過度擴張、負債太重而陷入困境。 HYDIS(現…
-
從市場化生存向競爭性企業 當時京東方的“發展”實際上是生存問題,所以在實踐中形成的戰略是生存戰略:把生產能力迅速轉向為CRT(顯像管)產業配套。 …
-
自從全球半導體革命發生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從未在半導體核心元器件領域出現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也從未在這一領域有過如此大規模集中投資。從未干成功過,從未花過這么多錢…
-
京東方的“野心”決定了它還要繼續在“孤獨”中沖鋒。其擴張勢頭牽動了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的神經。自從合肥6代線開工后,在金融海嘯中停頓下來的夏普10代線、三星和LG的8代線、友達…
-
京東方的液晶戰略起源于它所經歷過的“毀滅”。它不僅經歷過中國大多數國有企業曾經經歷過的市場化毀滅,而且經歷過產業技術變革所造成的毀滅。過去30年間,無數老牌國企在市場競爭中…
-
中國平板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原電子工業部七七四廠(北京電子管廠、即京東方的前身)、七七○廠(湖南長沙曙光電子管廠)、中國科學院713廠(河南新鄉)和上海電子管廠,先…
-
從上世紀70年代起,量子點技術問世。隨著之后幾十年世界范圍的科學家對量子點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產業化進程也取得了越來越多的進展。近年來量子點技術在顯示領域有不小的突破,并憑…
-
? 穿戴式設備的流行,帶動了曲面與可撓式顯示面板的市場需求,而智能移動設備所必備的觸控功能,各廠商也使出渾身解數,發?表自家的曲面(curved)、可卷曲式(…
-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再次重創TFT產業,使其提前中斷了從2007年開始的景氣而陷入衰退。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個衰退期給后進者提供了進場機會。這就是中國大陸的企業。…
-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天津無線電廠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序幕。那時,一臺黑白電視機的售價,抵得上一個普通工人兩年的工資,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庭才…
-
“京東方”背后的三井與丸紅 2004年初,為滿足北京地區和上海地區重要用戶的需求,三井物產旗下的三井信息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公司與中國電子進出口…
-
在中國液晶產業發展史上,日本三井物產像一片“暗影”一樣,在中國各個液晶產業運作的背后,陰謀布局,暗地里阻擊中國液晶產業的發展,并且這一陰謀一再得逞。下面就是講述日本三井物產…
-
英國人貝爾德(J. L. Baird)和他在1925年研制的第一臺機械掃描式電視機。 這是在1931年人們通過Baird公司生產的機械掃描式電視機觀看一場比賽。 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