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這頭可以預見的“灰犀?!?,帶來一場風攪雪,引起全球顯示產業格局大變動。
大家知道,自2021年6月LCD面板價格達到最高點后開始快速下行,到如今連續13個月的“跌跌”不休,并沒有停止的跡象。加上疊加的中美科技戰、疫情爆發并常態化以及全球的通貨膨脹引起的上游原材料短缺等眾多黑天鵝事件,像倒下的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前景并不樂觀,可以說非常糟糕。
佩洛西竄訪臺灣,這次“黑天鵝”事件或許成為必然的偶然
這不,引起世界嘩然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事件又成為一只不期而遇的“黑天鵝”,在臺海戰爭這只可以預見的“灰犀?!毕?,這或許成為必然的偶然,但歷史長河中小小的波瀾便可讓全球的顯示產業格局發生巨變。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的LCD和OLED的全球營業額達648億美元,占總份額的41.5%,比韓國的市場份額多出達8.3%。7月份部分規格面板價格下跌幅度加大,各規格LCD TV面板均價本月將繼續跌至歷史新低。
由于中國大陸液晶產業的比重達到了90%以上,因此這次13連跌,讓大陸面板廠商紛紛減產自保。據統計,6月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線平均稼動率降至75%左右,8.5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平均稼動率也降到了80%的水平。
從全球顯示產業看,日本很早就退出了液晶產業(中下游),只保留偏光片基材、光刻膠等利潤超高的上游產業;而韓國的三星LGD也逐步退出液晶面板產業,高世代生產線要么賣給中國面板廠商(TCL科技收購三星蘇州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要么改造生產利潤更高的OLED面板生產線。能夠和大陸面板廠商在市場上爭鋒的也就是臺企的群創友達面板廠商。
形勢所逼,拿下臺面板廠商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中美正面對撞加劇,可以預見的“灰犀?!迸_海戰爭或成為臺面板廠商退出液晶產業的巨大“誘因”,被液晶面板市場價格跌急眼的大陸廠商搶奪臺灣面板廠商的市場份額成為一種必然。
目前,兩岸政治關系微妙,佩洛西竄訪臺灣,加劇了兩岸緊張的趨勢,影響兩岸經濟、科技、經貿的來往越來越大。中國大陸對“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關聯企業和金主進行打擊,并列入黑名單。比如臺灣遠東集團在江蘇和上海兩地的工廠同時備查就是明顯的跡象。此次禁止臺灣關聯上市公司,對臺企的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天眼衛星科技等企業進行了封殺。
曾被大陸點名批評的“臺獨”商人許文龍就是奇美電子的董事長,奇美電子雖是臺灣地區三大液晶面板巨頭之一,也是臺獨分子最為集中的企業之一,為臺獨分子或明或暗貢獻了很多政治現金。收購了奇美電子的群創光電內部是否還存在著一股臺獨的暗流呢?
中國電子產業曾經在“缺芯少屏”上吃盡了苦頭,日韓及中國臺灣面板巨頭一度壟斷液晶面板價格,讓中國大陸眾多品牌終端廠商付出了高昂的價格,為了照顧臺灣面板廠商,廣東省原廳長白為民還組織大陸八大電視品牌廠商集中到臺灣采購液晶面板,而臺灣面板企業并不領情了,在京東方突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技術后,日本、韓國面板巨頭紛紛投資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時,臺當局還以“N-1”投資政策,讓大陸得到的永遠比臺灣低一代的生產線技術。最為可惡的是,京東方在收購韓國現代的液晶面板部門時,臺灣面板廠商故意抬價,讓韓企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此外,中國臺灣"勞工部"已經發布通知,禁止招聘平臺和獵頭公司幫助或代表任何公司雇傭個人在中國大陸工作,違反者將受到政府部門的罰款,"如果招聘涉及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則罰款將更高。"
現如今中國大陸液晶產業已經走到了全球前沿,只余臺灣地區的群創和友達與中國大陸各面板巨頭抗衡。大陸的同行業早已經不把其放在眼里,如今臺灣只剩下芯片制造還有幾年的優勢外,已經沒有什么拿出手的產業了。佩洛西率團抵臺竄訪,跟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大談芯片問題,不知道誰在作死?
臺海戰爭這頭“灰犀?!睂⒅?,大陸面板廠商拿下群創友達的市場份額就不要客氣了。
更多精彩資訊,就在夸克顯示網(公眾號:Quark-display)
需要登錄才能發表評論!